兒童醫療並非成人醫療縮小版,在醫療處置上有其診治的專業性與特殊面考量。為強化兒童全面健康照護,衛生福利部(下稱衛福部)於104年即補助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成立「兒童醫學及健康研究中心」(下稱兒研中心),本部於同年並首次辦理「兒科重難症醫療照護團隊獎勵方案」計畫,獎勵類別包含兒童癌症、兒童外科、兒童整形外科、兒童心臟科、新生兒加護、兒童重難症加護、兒童神經科等7項,全國共計11家醫院(30組團隊),分別獲得最高160萬元的獎勵費用。透過獎勵計畫,精進兒科臨床的重難症醫療服務品質,引領我國兒童重難症醫療服務更具國際競爭力,實質嘉惠國家未來主人翁。
衛福部為加強該等獎勵計畫執行成效與品質,於105年2月2日及2月3日,以7大類別分2梯次,邀請該30組獲獎團隊分享獎勵計畫之特色及執行現況與成效,並由兒研中心之重難症專案小組委員提供相關專業指導。各類別獎勵團隊計畫之重點,依類別分述:
1.「兒童癌症」類別:由臺大、台北馬偕、中國兒醫、林口長庚及北醫等獲獎團隊,以「病童為中心」建立跨領域全人照護之整合式醫療模式,並導入child life specialist的協助。臺大及中國兒醫更為考量兒童面對治療時的恐懼心理及健全兒童心理發展,建立兒童及家庭心理支持等友善醫療環境,北醫附醫則建立兒童友善放射治療環境,以減緩兒童於醫療過程時承受之心理壓力與不安感。
2.「兒童外科」類別:由台北馬偕、臺大、高雄長庚、中山附醫及林口長庚等獲獎團隊,分別以技術之提升與手術品質改善為主軸,或有配合通訊軟體持續掌握及追蹤病童術後復原狀況或調查術後日常生活狀況,做為醫療持續進步的參考。
3.「新生兒加護」類別:由北榮、臺大、成大、林口長庚及義大等獲獎團隊,分別就極低出生體重早產兒,建立優質加護醫療、出院準備服務與追蹤之完整服務模式,發展軟式內視鏡臨床應用於新生兒重症醫療;另高雄義大醫院更以「偏鄉新生兒照護」為計畫核心之團隊,挺進偏鄉地區辦理相關衛教訓練及新生兒定期檢查等,持續提升偏鄉區域在地醫療照護能力,建立完整的母體與新生兒轉送流程,及後續個案追蹤,來提升及改善偏鄉地區新生兒醫療照護品質。
4.「兒童整形外科」類別:由林口長庚、北榮及臺大等獲獎團隊,分別以兒童牙槽、早發性脊椎側彎及顱顏外科矯治為計畫主題,透過外科技術的提升,幫助國內外相關疾病之兒童醫療照護。
5.「兒童心臟」類別:由中榮、中國兒醫、高雄長庚及臺大等獲獎團隊,分別有發展川崎症心臟的全面照護模式及提升兒童先天性心臟病心導管治療品質等相關照護,高雄長庚為使民眾了解川崎症相關資訊,架設「川崎症網站」提供資訊,醫師更自創川崎症快檢12345易記口訣,讓民眾更容易了解川崎症的病徵,及時接受治療以減少心臟疾病發生。
6.「兒童神經」類別:由成大、臺大及高雄長庚等獲獎團隊,分別對於頑固性癲癇及高?娠風險新生兒腦傷,透過跨領域團隊整合性照護,並搭配飲食及其他治療方式,掌握病童病情發展。成大醫院以建立世代追蹤資料庫,定期追蹤並掌握病患病情發展及出院後居家照護狀況,並轉介適當機構治療;另臺大醫院更設立基因檢測抗體檢驗平台,透過分析資訊以提供個人化的治療;高雄長庚則建立臨床症狀評估表,並搭配音樂治療方式,以達到疾病之控制。
7.「兒童重難症加護」類別:由臺大、北榮、林口長庚、成大及高醫等獲獎團隊,以建立跨領域(次專科及各類醫事專業)團隊合作架構、研發創新與尖端診療技術(如高擬真模擬人教學…)、改善兒童重難症醫療品質(如專案進行降低兒科加護病房泌尿道感染…)並進行國際交流合作活動(如邀請國外醫師來台教學…)。林口長庚並以編撰「兒童加護病房工作手冊」及品質改善活動,降低兒童加護病房相關感染情況;高醫則針對兒童虐待建立跨領域早期診療團隊,設置諮詢中心、驗傷中心及保護服務示範中心等,以避免兒童於成長過程受到暴力的陰影壟罩,可供國內醫院從事該領域之學習參考。
兒童為國家重要的資產,值此少子化的環境趨勢下,如何加值改善進而為兒童量身打造優質就醫環境,以符應兒童的特殊醫療需求,並使兒童快樂的成長,是衛福部持續努力與精進的目標。
衛福部透過獎勵方案計畫的推動,對整體兒童醫療品質有很大的助益,並對各獎勵團隊的付出與努力表達感謝及肯定。未來希望由獎勵團隊引領建立縱向及橫向團隊合作模式,並導入或引進child life專業人員及概念,跨領域整合兒科團隊,並讓全國醫療機構學習觀摩各獎勵團隊優點,以病童為中心一同研發學習創新尖端醫療技術,並透過經驗傳承,分享醫療作業流程,持續精進我國兒科重難症領域之專業技術,並與國際間相關領域團隊進行交流與合作,更希冀透過獎勵團隊來引領台灣兒童醫療品質再提升,營造優質的兒童就醫環境及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