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facebook
  • line
  • twitter
  • 列印
  • 回上一頁

2024總統盃黑客松複賽10強榜

  • 資料來源:資訊處
  • 建檔日期:113-11-06
  • 更新時間:113-11-06

✅想路飛飛【題目|馳援藥進】

想路飛飛【題目|馳援藥進】團隊合照

💬團隊​想解決的問題

  1. 偏遠地區醫療資源取得困難,受限於遠距醫療藥品需當面交付。居民需往返四小時至藥局或等待巡迴醫療才能取得慢性處方藥,導致順從性低影響健康。
  2. 內政部空勤總隊每年預算高達25億元,儘管這些費用高昂且必要,但更值得關注的是飛行員生命安全。救難人員不應該在拯救他人與保護自己之間做出痛苦的抉擇。

💡團隊的解決方案:
希望建立「無人機偏鄉運送機制」,以縮短偏鄉山區緊急運送距離,尤其若遇災情受阻,能兼顧災民與勘災飛行員的生命、高效率、低成本的空中投遞物資方案。


✅背水疫戰【題目|城市靜脈揭開健康密碼】

想路飛飛【題目|馳援藥進】團隊合照

💬團隊​想解決的問題
登革熱為斑蚊傳播的急性病毒性傳染病,近年全球登革熱流行疫情嚴峻,約有7成5以上的登革熱感染者症狀不明顯,傳統登革熱監測仰賴臨床醫師診斷與通報,因個案症狀不典型未能即時發現而錯過最佳預防及控制時機。

💡團隊的解決方案:
希望建立「智慧化多重病原體監測預警系統」,結合汙水管網系統、傳染性病原檢驗技術,並整合大數據與監測資料進行時空間推估,期望增加監測防線,有效提早部署防疫資源。


✅房子你好嗎建築耐震健診隊【題目|建築耐震千錘百鍊世代守護韌性台灣】

房子你好嗎建築耐震健診隊【題目|建築耐震千錘百鍊世代守護韌性台灣】團隊合照

💬團隊​想解決的問題
瞬間爆發的大地震,是宿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根據統計臺灣有460萬棟30年以上老屋,依現行建築物耐震能力初步評估程序,逐一現勘約需36年920億元;下次巨震來臨前,應找出全面、快速、精準掌握巨震可能崩塌建築物,降低震害傷亡。

💡團隊的解決方案:
建構「計算建築物耐震能力及指認易崩塌建物評估系統」為目標,以模型訓練推估耐震能力,並應用3DGIS結合歷次災害經驗、AI影像辨識等技術,提升台灣地震損失評估系統精度及災時精確預測倒塌建物地點數量,精準調派人力資源,發揮最大應變救援績效。


✅寧靜追蹤師QuietTracker【題目|尋找城市靜土】

寧靜追蹤師QuietTracker【題目|尋找城市靜土】團隊合照

💬團隊想解決的問題
根據環保署統計,民眾投訴公害中噪音問題過去20年來名列第一,但噪音陳情案件常有非連續性、難以定位量測、處理流程時間長等查緝瓶頸,現有行政流程無法主動且高效地解決都市噪音問題;而長期暴露於噪音之中,將造成身心靈健康的負面影響。

💡團隊的解決方案:
與新北市環保局合作,建置「智慧聲盒」即時蒐集環境監測資料與分類,進行噪音回報,加速主責單位對噪音問題的處理,另結合中研院GIS中心與台灣聲景協會「尋找55分貝靜土」專案,透過公民參與建立的靜土地圖為基礎,設計「互動式聲景遊戲APP」,提升民眾對環境聲音的感知,促成翻轉公民行動與環境永續目標。


✅防疫最前線【題目|萬能防疫多語言對答精靈】

防疫最前線【題目|萬能防疫多語言對答精靈】團隊合照

💬團隊想解決的問題
根據內政部113年統計,外國居民中以印尼籍24萬人最多,其次為越南籍20萬人、菲律賓籍13萬人,而臺灣公部門防疫資訊,在語言上不夠多元,缺乏有效的多語言傳播管道,導致移工、新住民及外國旅客,缺乏且難以獲取並理解對臺灣本土防疫資訊,而紙本衛教單資訊片斷,可能成為防疫工作的薄弱環節。

💡團隊的解決方案:
目標是開發能自動偵測並以使用者對應語言回應的軟體,從而提升防疫資訊的覆蓋範圍,確保遵循防疫法規和正確理解疫病正確處理方式。


✅食醫助行【題目|食醫助行】

食醫助行【題目|食醫助行】團隊合照

💬團隊想解決的問題
2025年臺灣預計將有469萬的高齡人口,其中約有500萬人居住在缺乏大眾運輸條件的地區,同時也將長照就醫、入宅居家照護,以及食物問題納入考量,期冀解決高齡者、原鄉或偏鄉交通服務供給不足的移動弱勢問題。

💡團隊的解決方案:
希望在台東建立「食醫助行整合服務平台」,將外出、長照交送、照顧服務等媒合業者服務,另欲提供在地機構將實(食)物運輸需求,安排慈善物資運送,創造多樣化的移動服務模式


✅GreensPlus【題目|突圍!!提升台灣水電韌性的黑水計畫】

GreensPlus【題目|突圍!!提升台灣水電韌性的黑水計畫】團隊合照

💬團隊想解決的問題
臺灣因豐枯水期降雨差異,枯旱休耕限水漸增,而目前全台水資源約69.5%為農業使用,若加上科技業迫切提升製程及AI散熱用水需求,設置再生水廠供應恐緩不濟急;此外2025年太陽光電裝置發電面臨陰天及夜間匱乏,提升國家水電韌性已迫在眉睫。

💡團隊的解決方案:
團隊發現全國82座水資源回收中心(舊稱污水處理廠),每日有高達400萬噸「放流水」,希望與相關政府部門合作,就近使用於農業區,保留氨氮成分的放流水,整合水質數據,進行節電或產氫發電等操作,並蒐集作物相關數據,建置農業AI辨識平台,讓民眾認可安全質量,成為農業穩定替代水源。


✅跨專業協作照護Connect10【題目|十全健康照顧資訊平台_強化台灣偏鄉地區長期照護個案的資訊整合_小倉醫師台灣版】

跨專業協作照護Connect10【題目|十全健康照顧資訊平台_強化台灣偏鄉地區長期照護個案的資訊整合_小倉醫師台灣版】團隊合照

💬團隊想解決的問題臺灣將在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人口高齡化導致慢性病、身體功能退化,讓長期照顧成為社會面臨的現況與挑戰;其中偏鄉若想達成「在地老化」,但在現有照顧資訊穀倉效應與交接落差、照顧人力不足、交通問題的情況下,導致照顧效率低下。

💡團隊的解決方案:
欲建置以照顧現場為核心的數位協作「十全健康照顧資訊平台」,以「消除照顧資訊的孤島效應,降低資訊落差;跨專業職種的資訊共享,提升照顧效率;善用遠距諮詢照顧應用,補足照顧人力不足」為目標整合照顧體系,提升偏鄉長者生活品質,實現健康老化和在地安老。


✅智慧環境探險隊【題目|陳情翻轉方程式:環境先鋒】

智慧環境探險隊【題目|陳情翻轉方程式:環境先鋒】團隊合照

💬團隊想解決的問題
根據2023年度環境部的數據,全國共受理27萬公害陳情案件,其中近40%為重複陳情案件,現有系統無法有效解決重複性問題,加重環保單位的負擔,更有可能民眾因重複陳情卻未得到有效回應和解決時,降低參與環境保護的熱情。另外,鑒於電話仍為最主要的報案管道,有必要發展多元檢舉管道及提升整體處理效率,以滿足民眾即時回應的需求。

💡團隊的解決方案:
建立「高風險公害陳情預警機制」,除透過環境部數據平臺強化,整合陳情、監測與稽查紀錄等資料外,擬運用AI系統判斷陳情案件與處置方式,並以開發預測模型,安排調查與監控風險地區,達到預防效果。


✅安心御老隊【題目|御曲同工全人整合照護溝通協作平台】

安心御老隊【題目|御曲同工全人整合照護溝通協作平台】團隊合照

💬團隊想解決的問題
醫療健康照護實務,特別在高齡照護領域,需透過家屬及主要照顧者主動參與,而現行多數政府或醫療機構,尚未有良好的機制或工具支援溝通需求,導致醫療健康照護照護資訊碎片化、溝通成本高等挑戰;目前最普及溝通方式主要為電話、LINE,但部分家屬或照顧者仍有隱私因素考量,造成溝通阻礙。

💡團隊的解決方案:
透過建置「即時通訊溝通協作平台」,連結照護團隊、家屬、主要照顧者,建立「以高齡長輩為中心」的全人健康照護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