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癌症診療品質有認證 癌友全面照護更提升

  • 資料來源:國民健康署
  • 建檔日期:114-11-27
  • 更新時間:114-11-27

癌症連續43年居我國十大死因之首,為達成健康台灣政策2030年降低癌症標準化死亡率三分之一之目標,藉由強化醫院之癌症診療與照護品質以提升癌友存活率,已成為重要之任務。國民健康署自97年起建立癌症診療品質認證制度,持續強化照護品質,提供癌友完善的全人照護。

認證制度嚴謹把關  多專科予整合照護

為提供民眾高品質之癌症診療與照護服務,國民健康署於97年起針對年度新診斷癌症個案達500例以上之醫院辦理癌症診療品質認證,評估醫院之跨團隊整合、臨床安全管理、病歷品質、癌症登錄資料完整性、病人追蹤服務等項目,通過兩階段認證始取得證書。目前於認證醫院接受診治之癌症個案,占全國新診斷癌症個案數82.6%。

考量癌症診療的複雜性,涉及多項專科並將造成癌友身心影響,故國民健康署要求認證醫院均須提供「多專科整合照護」,也就是將癌友視為一個整體,結合內科、外科、放射腫瘤科、病理科、護理、營養、心理、社工等多種專業,在治療初期即與癌友共同討論病情與治療策略,讓癌友在開始進行治療前,能夠對自己的病情、如何治療及治療後之相關狀況有所瞭解並參與決策。透過認證制度的把關及協助醫院精進癌友診療與照護措施,我國癌症5年存活率也從認證前95年至99年的51.1%,提升至107-111年的62.9%。

全人照護 關懷癌友人生各階段需求

國民健康署自今年9月起開辦「醫療性生育保存試辦方案」,初步先針對具我國國籍之18歲至40歲乳癌或血液癌患者,提供取卵療程或取精處置保存補助,建議處於生育年齡的癌友,在與醫療團隊共同討論治療方向時,若有生育保存需求可一併提出讓醫療團隊給予建議。

鑑於促使癌友持續依醫囑治療之要素,涵括了家庭與社會的支持,故認證醫院除了提供與時俱進的醫療照護服務,更重視病人的身心健康促進,與即時、可近的資源提供。例如提供營養與復健指導以維持病友體力;設立癌症資源中心提供「顧身體」、「找資源」、「顧心靈」、「放輕鬆」、「挺家屬」、「保權益」等6大類資源訊息,藉以協助病友順利返家,回歸社區及工作崗位。

國民健康署沈靜芬署長表示,隨著癌症診療技術進步,國民健康署持續輔導認證醫院精進照護品質,癌友只要積極配合治療都有較以往更高的存活率,再透過醫療生育保存政策的協助,可讓癌友回歸原有生活後,實現當父母的願望。國民健康署期望符合癌症篩檢資格的民眾都能積極參與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以降低癌症對國民健康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