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醫院總額支付制度下醫療品質之確保及其監控指標之建立

  • 資料來源:全民健康保險會
  • 建檔日期:106-02-06
  • 更新時間:106-02-06

醫院總額支付制度下醫療品質之確保及其監控指標之建立 摘 要 本研究之目的為瞭解醫界、學界對於在醫院總額下醫療品質確保方式之看法。透過共同討論的方式,嘗試建立適合在醫院總額下監控醫療品質的整體性指標。本研究採取專家訪談、座談會及德菲法的方式,針對國內參與醫院總額支付制度的專家學者及國內各層級醫院的實務工作者進行座談與問卷調查,研究之重要結果如下: 一、本研究建議在醫院總額支付制度下醫療品質監控指標分為醫療服務品質、醫療專業品質、預防保健、教學與研究四大面向: (一)醫療服務品質:分為醫療服務品質滿意度、可近性、社會責任等三個次面向。 (二)醫療專業品質:分為醫療總量、總量比率、臨床指標等三個次面向。 (三)預防保健:分為健康促進、疾病防制等二個次面向。 (四)教學與研究:分為醫療訓練、人力訓練等二個次面向。 二、選擇之指標如下: (一)醫療服務品質 1.醫療服務品質滿意度:滿意度調查、保險對象申訴及檢舉件數。 (二)醫療專業品質 1. 醫療總量:服務量(門診人次、平均住院日) 2. 總量比率:結構比率(醫師/醫事人員病床比、平均住院日)、注射劑使用率、重複就診率 3. 臨床指標:新生兒死亡率、產婦死亡率、抗生素使用率、14天住院相同診斷非計畫性重返率、初次剖腹產率及總剖腹產率 (三)預防保健 1. 健康促進:成人預防保健利用率 2. 疾病防制:子宮頸抹片檢查率 (四)教學與研究 1. 醫療訓練:專科治療指引比率 2. 人力訓練:醫事人員訓練計畫、繼續教育訓練學分數 在品質確保方案部分建議採用訂定臨床診療指引、訂定審查手冊、提升病歷記錄品質、建立基層醫療機構輔導系統、建立持續性醫療服務品質改善方案、醫療服務風險監控機制之建立、建立基層醫療機構服務品質指標等項目。 建議中央健保局或是各層級醫院應該用專業的思維模式,以民眾的健康為依歸,來討論出最適合在醫院總額支付制度下實行的醫療品質監控方式。集合各界專家學者的專業智慧,並參考民眾的意見,經由不斷的討論與修正,如此才能有一套真正能夠鼓勵願意把醫療品質當作第一要務的醫院,為民眾創造出一個值得信賴又有品質的醫療環境,相信這才是訂定醫療品質監控方式的最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