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facebook
  • line
  • twitter
  • 列印
  • 回上一頁

「社區挺兒少,家關護幼苗」—衛福部推動以社區為基礎的家庭關懷訪視服務

  • 資料來源:保護服務司
  • 建檔日期:111-04-08
  • 更新時間:111-04-08
       近年在少子化的潮流趨勢下,我國積極推動「0-6歲國家一起養」政策,顯示政府共同照顧孩子的決心,也與民眾同樣期待兒少能有健康平安的未來,然而,在兒少成長過程中卻可能遭到不當對待或其他傷害,年幼的孩子難以向外求助,而身旁的大人就是協助通報的貴人,也因此近年國人保護兒少意識提升,兒少保護通報案件逐年增加,政府更有責任妥善地回應每筆承載民眾關心與期待的通報案件。
 
       衛生福利部為能有效地處理不同風險程度的通報案件,結合在地社區力量關懷兒少與家庭,爭取「強化社會安全網第二期計畫」經費,自111年4月全面推動「兒少家庭促進追蹤訪視及關懷服務(下稱家關服務)」,訓練一群具有兒少關懷熱忱或相關專業背景的社區人力成為家庭關訪員,由社區支持兒少與家庭的概念出發,提供貼近民眾需求的在地化服務。衛生福利部特別在4月8日舉辦「社區挺兒少,家關護幼苗」記者會,邀請屏科大社工系趙善如教授、臺大兒童醫院呂立主任及4名家庭關訪員代表出席,展現政府結合社區民眾擴大保護兒少與支持家庭的決心。
 
       據衛生福利部統計,107年至110年兒少保護通報案件從5萬9,915件上升至7萬9,347件,上升幅度達32%,原因包含近年政府推動強化社會安全網計畫,整合相關通報管道,再加上民眾對人權意識的提升,對於兒少未獲適當照顧更具敏銳度,而勇於通報所致。然而,許多兒少通報案件,經調查發現,兒少教養及照顧上似有改善之處,但不及於陷入危險,例如:嬰幼兒因為居家擺設問題意外跌落受傷、鄰居聽到孩子頻繁哭泣等,是類案件可以藉由社區組織力量給予關懷訪視,提供兒少及家庭在地、友善的關懷訪視服務,一來可減少這類家庭被貼上兒虐的負面標籤,再者讓社區共同相挺保護兒少。
 
       衛生福利部指出,這些家庭關訪員可能來自社區在地性組織,或本身擁有幼保、護理、教育等相關專業背景,透過接受教育訓練以及實地見習,學習服務兒少及其家庭相關知能,通過評核後即可提供需要關懷訪視的兒少及其家庭為期約3個月的訪視服務,包含與家庭建立關係、觀察兒少受照顧情形及提供簡易即時性的服務,或協助連結相關社區資源,擔任社區第一線的防暴雷達。此外,服務過程如有發現兒少遭受不當對待或家庭脆弱處境的狀況,也能即時告知各直轄市、縣(市)家防中心,由專責社工接續提供服務。
 
       衛生福利部期待透過落實社區家庭關懷服務方案,借重社區民眾關懷兒少的熱忱、對於在地社區的了解,以及豐富的育兒經驗,提供機動、在地、友善的關懷,目前全國預計招募500名社區夥伴成為家關員,一齊守護臺灣幼苗,為兒少營造一個健康平安的新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