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材)中微量元素之檢驗方法及規格研訂IV─礦物中藥(材)中微量元素(銅、汞、鎘、鉛、砷、鈷、錳)檢驗方法及規格研訂之研究郭宗禮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法醫學科
由於中藥生產地之不同,因土壤成份、重金屬農藥之使用、環境污染之差異或是人為加工等,皆會造成各地中藥材重金屬含量之差異。由於重金屬所造成急性、慢性中毒之事件,時有所聞,也有一些研究報告。 因此,中藥材某些微量元素,是否與藥效有關?如長期使用是否也具有慢、急性毒性? 特別是中藥材所含重金屬之量是否會危害人體健康,實有深入研究,及廣泛檢驗之必要。
目前台灣中藥材之品質管制,尚未建立完整的科學化之重金屬質量標準。而大陸方面,有關中藥材之重金屬定量,不但項目有限,且其方法也不夠嚴謹,未能達到現代化之國際水準。近來,由於儀器分析之進展及微量分析方法之開發,許多元素之定量可達到超微量之水準。
因此,本研究由開發最佳微波硝化之前處理方法、經不同之氫化儀器、再聯接到傳統之原子吸光儀,克服了由礦物性中藥材定量砷、汞之難題。此定量法之標準曲線之線性相當良好,當砷濃度在0.2- 2.0ppb,汞濃度為 2.0-20 ppb 時,其線性之相關係數 r= 0.999以上,且其準確性及回收率亦相當理想,其標準誤差小於 3% 以下。 利用此方法分析中藥材之砷汞含量,也獲得很好之結果。 此方法應可推廣應用到其它中藥材之砷汞定量,並進一步探討這些含砷、汞之中藥對生物體之影響,以作為政府將來訂定中藥材規格時,所需建立檢驗方法之標準檢驗流程 (SOP, standard operation protocol)之參考。
關鍵字:礦物性中藥材,微量元素,砷及汞定量,氫化原子吸光光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