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抗風濕中藥對附著分子的影響
張德明
國防醫學院
雖然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成因仍在臆測階段,對滑膜病變的病理變化之了解卻與日俱增。類風濕關節炎最原始的發炎病灶即為滑膜組織被包括單核球和淋巴球等發炎細胞浸潤。滑膜組織因發炎之故,亦呈現高度血管化,而包含了大量的微細血管。同時,大量的細胞間素和趨化物質也由血管組織中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吸引白血球進入滑膜組織。白血球要由血管中進入滑膜,需先附著在血管內皮細胞上。近來研究結果顯示,血管內皮細胞可經由內皮細胞和白血球表面的附著分子而和循環中的白血球作用。
在發炎反應中,因白血球和內皮細胞皆扮演極活躍的角色,從而引導出發展新一類抗發炎藥物的方向;在治療發炎性疾病上,可以內皮細胞或血球上的附著分子為標靶而成就新的藥物。
傳統抗風濕中藥在古籍上記載良多,且藥效卓著,唯其機轉卻仍不明,先前實驗中,我們已知一些傳統抗風濕中藥可有效抑制第一介白質和腫瘤壞死因子的產生。因為第一介白質對內皮細胞呈現附著分子而言,幾為最原始的刺激物。減少第一介白質對的產生自有可能減少附著分子產生,從而達到抗炎療效。本實驗中,我們將測試此一假說,以流式細胞儀和免疫組織化學染色等方法來觀察中藥對單核球和內皮細胞、纖維母細胞等附著分子表現之影響。
關鍵字:中藥 附著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