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國外旅遊遭動物咬抓傷,回國應主動檢疫通報

  •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
  • 建檔日期:99-07-18
  • 更新時間:99-07-18
依世界衛生組織公布,全球每年約有55,000名狂犬病死亡病例,95%的病例發生於非洲及亞洲,台灣目前為狂犬病非疫區,惟2002年曾發生一起境外移入狂犬病確定個案,且隨民眾出國旅遊及經商往來頻繁,此疫病所造成之健康威脅,亦是出國旅遊民眾不可不注意之風險;據該局統計,近三年境外遭動物咬抓傷,而接受狂犬病疫苗注射者共206人。
狂犬病為第一類法定傳染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病毒性腦膜腦炎,人類一般是被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動物咬傷、抓傷或舔舐皮膚既存傷口而致病,貓、狗為主要傳染媒介,野生動物如浣熊、蝙蝠、狐狸、狼等會咬人的哺乳動物也是媒介;發病時會有焦慮、頭痛、發燒、咬傷部位異樣感、恐水、肌肉麻痺及抽搐等症狀,最後因為呼吸麻痺而死亡。根據統計,感染狂犬病者未即時治療,一旦疾病症狀出現時,致死率幾乎達100%。疾病管制局呼籲出國旅遊或洽公民眾,務必注意自身安全,避免直接接觸野生或不熟悉的動物,以減少被哺乳動物咬傷、抓傷或舔舐傷口而造成狂犬病感染。
狂犬病潛伏期一般3~8週,潛伏期的長短視傷口嚴重程度、傷口部位神經分布的多寡或腦的距離、病毒株別、病毒量及衣服的保護程度等而定,而鑑於感染後若發病之致死率極高,疾病管制局除建議旅客應慎防動物咬、抓傷外,亦建置有咬傷通報機制,出國旅客倘不幸於旅遊國外期間遭動物咬傷或抓傷,除應在當地清洗傷口及緊急就醫處置外,返國時請主動至機場港埠發燒篩檢站通報,該局檢疫人員會提供動物咬傷後之衛教宣導,並協助轉介就醫以進行後續醫療處置(接受委託辦理預防注射醫院詳如附件),同時該局亦會針對遭動物咬傷旅客進行主動追蹤關懷服務,以確保旅客健康安全;近三年藉由該局咬傷通報機制獲得即時且專業之醫療服務者,約佔境外遭動物咬抓傷且接受狂犬病疫苗注射者之ㄧ成,為有效防範狂犬病感染,減少疾病危害風險,該局鼓勵返國旅客於需要時,可善加利用此一管道。
狂犬病相關國際疫情或防治措施,民眾可參閱疾病管制局全球資訊網,網址http://www.cdc.gov.tw,點選國際旅遊資訊,或撥打免付費民眾疫情通報及諮詢專線1922洽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