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首頁
- 焦點新聞
衛生署公布98年新發生癌症人數及排名
-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
- 建檔日期:101-12-11
- 更新時間:101-12-11
一、 癌症發生人數持續上升,每6分02秒即有1人罹癌
隨著高齡化、生活型態改變、肥胖人口增加,及癌症篩檢的推廣,國人癌症發生人數持續上升。依98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該年計有87,189人被診斷罹患癌症(男性49,022人、女性38,167人),較97年增加7,371人(男女各增加3,851人與3,520人),其中增加人數最多前4種癌症依序為大腸癌1,484人、肺癌1,127人、乳癌790人及口腔癌699人。
98年新診斷癌症之年齡中位數不分男女為63歲(男65歲、女60歲),粗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377.1人(男421.3人/10^5、女332.4人/10^5),調整人口老化後,年齡標準化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293.4人(男336.3人/10^5、女253.5人/10^5);男女性別比為1.3(男性為女性的1.3倍)。
二、 國人常見10大癌症序位同97年(以發生人數排序)
國人常見癌症依序(以發生人數排序)為大腸癌,肝癌,肺癌,乳癌,口腔癌(含口咽下咽),攝護腺癌,胃癌,皮膚癌,子宮頸癌,子宮體癌;此排序同97年。
男性常見癌症依序為肝癌,大腸癌,肺癌,口腔癌(含口咽下咽),攝護腺癌,胃癌,食道癌,皮膚癌,膀胱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與97年相較除皮膚癌與膀胱癌序位互換以及非何杰金氏淋巴瘤首度進入男性前10大癌症(97年排序第10位的鼻咽癌於98年降為第12位),其餘排序同97年。
女性常見癌症依序為乳癌,大腸癌,肺癌,肝癌,甲狀腺癌,子宮頸癌,子宮體癌,胃癌,皮膚癌,卵巢癌,與97年排序除甲狀腺癌與子宮頸癌序位互換外,其餘排序同97年。
三、 近10年常見癌症之年齡標準化發生率除子宮頸癌、肝癌、胃癌、膀胱癌下降外,其餘都增加
分析男女常見癌症近10年之變異(98年標準化發生率-89年標準化發生率),其中男女全癌症標準化發生率每10萬人口各增加45.6人與29.6人,男性每10萬人口增加5人以上之癌症為口腔癌13.8人、大腸癌10.9人與攝護腺癌9人;女性每10萬人口增加5人以上之癌症為乳癌20人、肺癌5.8人。同時期則以女性子宮頸癌下降最多(每10萬人口下降13.5人),其他男女皆下降癌症有肝癌、胃癌以及男性膀胱癌。
四、 大腸癌篩檢率與疑似陽性個案後續完追率有待加強
大腸癌自民國96年起為國人發生人數最多之癌症,?降低大腸癌對於國人健康之威脅,國民健康局於民國99年起將大腸癌篩檢(糞便潛血免疫檢查,iFOBT)納入預防保健項目,並透過健保特約醫療院所提供該項篩檢服務;經統計99-100年大腸癌篩檢(計完成179萬3,749人,篩檢結果陽性有12萬7,759人。糞便潛血檢查為陽性,後續應接受確診檢查,惟前述陽性個案尚有近4成民眾並未完成確診。另由國民健康局資料分析,發現糞便潛血檢查陽性的人中,有一半證實有大腸息肉,將來有轉變為癌症之危險;另糞便潛血檢查為陽性的人當中,約每22個陽性者就有1人證實已罹患大腸癌。國民健康局邱淑媞局長呼籲所有糞便潛血檢查陽性民眾,一定要去醫療院所接受大腸鏡檢查,方能發現是否有大腸息肉或大腸癌,而大腸息肉只要經切除治療後可避免進展為癌症,且大腸癌第0與第1期經治療後其5年存活率可高達8成以上。
五、 有效防堵癌症,應建立健康生活型態、養成規律運動並定期篩檢
98年女性乳癌、大腸癌、口腔癌與子宮頸癌等四癌發生人數計有29,690人,佔所有癌症34%;肥胖、高脂質性飲食及缺乏運動,是國人乳癌及大腸癌持續攀升的主要原因;鑑於肥胖對於癌症威脅重大,國民健康局於101年持續推動「台灣101躍動躍健康」,與縣市及各部會合作,預計完成全民減重600噸的目標,以打擊肥胖。
此外,早期發現、早期診治,癌症癒後佳。經分析94-98年國人常見癌症5年存活率,其女性乳癌、大腸癌、口腔癌與子宮頸癌等癌症5年存活率分別為87.5%、60.3%、52.4%及75.4%;而其中乳癌及大腸癌這二癌第0與第1期個案的5年存活率更分別可高達97%、96%及85%、82%,這二種癌症已有符合實證之篩檢工具(乳房X光攝影及糞便潛血免疫法檢查),且國民健康局業已將其納入預防保健服務項目,期望透過癌症篩檢可以早期發現異常病變經治療後獲得健康。
欲有效防治癌症,除建立健康生活型態及養成規律運動外,定期接受癌症篩檢亦格外重要。目前衛生署已補助子宮頸癌、乳癌、大腸癌與口腔癌等4種癌症篩檢,但民眾接受乳癌及大腸癌篩檢的比率分別僅為3成左右。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推動癌症篩檢的目的,乃期望能透過篩檢,協助民眾早期發現疑似異常病變,儘早接受診治,因此呼籲民眾善用癌症篩檢資源,並特別提醒符合乳癌及大腸癌篩檢資格的民眾,務必記得定期接受乳房攝影檢查及糞便潛血免疫法檢查,畢竟唯有多重防護,才能遠離罹癌噩夢,保住健康。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