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facebook
  • line
  • twitter
  • 列印
  • 回上一頁

指揮中心解編一週年,疾管署邀集跨領域專家擘劃疫後臺灣公衛新策略,發布《COVID-19後疫情時代防疫政策白皮書》,精進我國防疫體系

  • 資料來源:疾病管制署
  • 建檔日期:113-04-30
  • 更新時間:113-05-01

疾病管制署今(30)日表示,鑒於COVID-19疫情經驗,為使防疫體系精益求精,並做好面對未知新興傳染病的準備,疾管署於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023年5月1日解編滿一週年前夕,發布《COVID-19後疫情時代防疫政策白皮書》。該書邀集49位來自公衛醫療、疫苗產業、資訊科技、法制及地方實務的產官學研及醫界專家,經過20次會議深入討論,客觀檢視我國COVID-19防疫歷程,汲取COVID-19防治經驗,擇定「邊境檢疫」、「疫情監測及預測」、「資訊科技」、「醫療應變」、「疫苗、藥物及快篩試劑」、「口罩及防疫物資」、「校園防疫」及「風險溝通」等議題,重新省視、檢討各項疫情應變作為,提出符合我國國情的具體改善建議,以整體改善我國公共衛生體質。

疾管署說明,白皮書共提出56項政策建議,涵蓋提高防疫決策層級並整合政府部門、健全法制規範、充實人力資源、提高經費挹注、強化基礎建設、落實平時整備、推動循證決策、導入創新科技及擴大民間參與等面向。其中,有關防疫物資管理及徵用、中央地方權責劃分及決策遵從、感染管制措施之強化及落實、疫苗採購及研發、科技防疫措施之法制化等建議,已參酌納入《傳染病防治法》之修訂條文內;此外,因應不同的疾病型態及疫情規模,亦已參照白皮書專家建議,調整傳染病防治醫療網之架構、病人收治方式與相關運作等,刻函報行政院修正相關中長程計畫,以期建構更高效能的防疫應變體系。

疾管署強調,COVID-19防疫工作雖已回歸常態,新興傳染病仍可能再出現,傳染病的威脅也會持續,公共衛生體系的應變量能需要持續的擘劃執行及充足的資源投入,透過防疫歷程的回顧、應變作為的檢討及展望,期許在傳染病防治的各個面向與時俱進,優化臺灣社會整體防疫韌性,並向國際分享臺灣防疫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