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facebook
  • line
  • twitter
  • 列印
  • 回上一頁

識別腦中風 爭取時間是關鍵

  • 資料來源:國民健康署
  • 建檔日期:111-10-28
  • 更新時間:111-10-28

每年奪走1萬多條寶貴性命  3個動作救人救己

    依據衛生福利部110年死因統計,腦血管疾病是國人第四號殺手,平均每年奪走1萬多條寶貴的性命。另外,依據國民健康署2002-2017年研究顯示,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民眾發生腦中風的機率分別是一般民眾的1.72、1.43、1.36倍,顯示三高會增加發生腦中風機率。腦中風不僅容易導致失能的後遺症,也會造成照顧者及家庭經濟的沈重負擔,更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為喚起民眾對腦中風的重視,世界中風組織(World Stroke Organization)將每年10月29日訂為「世界中風日」,今(111)年主軸為「識別腦中風 爭取時間是關鍵」(Raising public awareness of stroke signs and the importance of precious time),呼籲大家重視預防腦中風的危險因子,牢記腦中風的相關症狀,避免因延誤送醫,而造成終身遺憾。

掌握8大危險因子  腦中風遠離您

    腦中風8大危險因子,包含:高血壓、糖尿病、膽固醇過高、心房顫動、運動量不足、肥胖、吸菸及腦中風家族史等,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呼籲民眾,中風與心血管疾病息息相關,若出現如:心律不整、心跳忽快忽慢、心跳不規則等症狀,應盡快尋求醫師的協助,進行相關的檢查,避免耽誤黃金救治期。

    50歲的黃先生,有高血壓及家族中風病史,近日因工作忙碌,經常發現心跳忽快忽慢,有時發生每分鐘心跳高達150次的現象,以為是工作壓力導致而忽略身體的警訊,有一天在公司聚餐時,突然右臉歪斜,口齒不清,連喝水都會漏水,嚇得同事趕緊撥打119送醫,經醫師診斷為心房顫動,引發腦中風。因為心房顫動容易形成血栓,增加腦中風的風險,所以應定期接受檢查,黃先生也在醫生的建議下,定期回診及改善生活習慣,持續追蹤都沒再發病。

    為早期發現慢性疾病、早期介入及治療,民眾可藉由參加健檢或政府提供的40歲以上,每3年1次及65歲以上每年1次的成人預防保健服務,來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檢查報告中,若血壓、血糖、血脂有出現紅字數值,務必尋求專業醫師的建議,並調整生活習慣,如:戒菸、三低一高(低油、低糖、低鹽、高纖)飲食原則、規律運動(至少每週累積150分鐘的身體活動量),若有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現象,建議應加以控制(血壓維持在120/80 mmHg、空腹血糖值<100 mg/dL,以及低密度膽固醇<100mg/dL)及體重控制(BMI維持在18.5-24),腰圍男性小於90公分,女性小於80公分,遠離腦中風的威脅。

3個動作  救人救己

    為協助民眾快速辨識腦中風徵兆,國民健康署提供腦中風徵兆口訣「微笑、舉手、說你好」,當身邊有人不舒服時,可請他(她)做以下動作:

  • 微笑:是否有嘴角歪斜臉不對稱。
  • 舉手:平舉雙臂,是否無力下垂。
  • 說你好:是否說話不清楚。

    如出現以上任一症狀,不要自行開車,應立刻撥打119,並記下發作時間,3小時內迅速就醫,把握黃金治療期。

延伸閱讀:

1.腦中風防治手冊:https://www.hpa.gov.tw/Pages/EBook.aspx?nodeid=1648

2.「微笑、舉手、說你好」這樣做判別腦中風:https://health99.hpa.gov.tw/material/6990

3. 腦中風紅色警報評估表:https://health99.hpa.gov.tw/material/6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