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facebook
  • line
  • twitter
  • 列印
  • 回上一頁

預防腸病毒,注意洗手衛生及重症前兆病徵

  •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
  • 建檔日期:98-02-26
  • 更新時間:98-02-26
台灣地區因為地處亞熱帶,氣候濕熱,適合腸病毒生存與繁殖,所以全年都可能有腸病毒感染發生。依據疾病管制局的監測資料顯示,本(2009)年已有6例確定病例,目前皆已康復出院,檢驗結果皆為腸病毒71型感染,因此,疾管局再次呼籲家有嬰幼兒的民眾,以及教保育機構,應隨時注意個人、嬰幼兒及學童衛生,以降低感染腸病毒的機會,如有疑似重症前兆,要儘速轉送大醫院小兒科,進而避免重症的發生。
腸病毒之流行季為4-9月,由該局全國定點醫師監視系統資料顯示,腸病毒疫情每年約自3月下旬即開始上升,於5月底至6月中達到高峰後,才會逐漸趨緩,而後於9月份開學後可能再出現一波流行。該局目前除透過多元化監視系統,持續嚴密監視疫情外,各項防治準備措施也正在積極進行中,務必在流行期前完成準備,以降低疫情的危害,確保嬰幼童的健康。
該局重申,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在家庭與教保育機構(幼稚園、托兒所、安親班)等地方最容易傳播,3歲以下嬰幼兒因為免疫力較低,是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的高危險群。因此,民眾平時要注意自身與嬰幼兒的衛生習慣,自外面回家後,摟抱、餵食嬰幼兒前,大人及小孩務必正確洗手,以降低嬰幼兒感染腸病毒的機會。
若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小心處理病患之排泄物(糞便、口鼻分泌物),且處理完畢應立即洗手,並注意觀察患者是否出現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的前兆病徵,例如「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請務必立即轉送大醫院接受適當治療,以免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