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facebook
  • line
  • twitter
  • 列印
  • 回上一頁

減少貧窮世襲 政府積極協助弱勢兒少脫貧

  • 資料來源:社會救助及社工司
  • 建檔日期:106-10-05
  • 更新時間:106-10-05

  兒童是我們國家未來的希望,為協助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兒童少年穩定生活,政府除提供家庭生活補助、兒童生活補助及就學生活補助、健保費補助、門診及住院部分負擔補助、醫療補助、高中職以上學生學雜費減免、產婦及嬰兒營養補助等各項補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所需外,並推動「兒童與少年未來教育及發展帳戶」,為貧窮兒童設立個人帳戶,讓弱勢兒童有接受高等教育或職業訓練、創業等人力投資的機會。

  社會救助最積極的目的是希望促進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自立,藉由救助資源與機會的提供,助其脫離對救助措施的依賴,而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鼓勵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子女就學。

  為使貧困家庭子女累積人力資本,低收入戶家庭成員就讀高中職以上學校者,學雜費全免,中低收入戶亦減免學雜費60%。另對於低收入戶兒童,政府每月提供生活補助費2,695元,高中職以上(含大學)學生每月給予就學生活補助6,115元,皆是避免經濟貧困家庭子女因貧窮而中斷教育,鼓勵繼續升學,便於日後取得較佳的就業機會,早日脫離貧窮。

  社會救助除了照顧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遭逢急難與災害民眾對象外,亦結合民間資源,配合鄉(鎮、市、區)網絡的連結及支援,對未符合社會救助資格,但經濟陷於貧窮的邊緣戶,提供飲食、日常用品及衣物等相關扶助,讓民眾獲得適時協助。並於社會救助法修法增加實物給付專章,以強化社會救助體系。

  此外,為跳脫傳統現金給付模式,落實積極投資社會福利精神,協助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自立向上,105年6月6日訂定發布協助積極自立脫離貧窮辦法,目前各縣市地方政府均已結合社會資源暨評估低收入戶需求辦理教育自立、就業投資及資產累積三大模式脫貧方案,並增加社區產業及社會參與等方式,鼓勵推展自立脫貧實驗性方案。

  衛福部表示,為積極落實總統政見,協助來自經濟弱勢家庭與失依的孩童實踐夢想,106年6月開辦「兒童與少年未來教育及發展帳戶」,目的是要幫助經濟弱勢家庭的孩童累積資源,讓他們擁有更好的人生發展機會。藉由政府、經濟弱勢家庭及民間組織共同合作,為孩童設立個人帳戶,家長每年最高存入1萬5,000元,政府就會存入同額款項。本發展帳戶用途限於開戶人(兒童少年)年滿18歲後(高中或高職畢業),作為接受高等教育或職業訓練、創業等人力投資之用。最重要的是,孩童帳戶內的存款並不會影響這些家庭取得其他福利,政府也會連結民間資源,透過社工輔導、提供實物資源與理財教育等措施,讓參加這項政策的家庭,更有能力為孩童儲蓄,避免孩子長大後陷入低學歷、低技術、低社會參與的循環。本項政策迄昨(4)日已有2,148名孩童家長申請開戶。

  有鑑於偏鄉兒童照顧不足,著手推動社區兒少陪伴扎根計畫-「臺灣夢」計畫,係由本部、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台灣照顧管理協會共同合作,協同專家學者及各直轄市、縣(市)政府,結合有能量的社區發展協會,提供社區弱勢學童課後陪伴、餐食、創造多元能力發展機會,進而增進對社區的認同感,提升社區凝聚力。本計畫經問卷施測顯示,學童憂鬱指數顯著下降、飲食狀況提升、學習成就感提升、生理信心平均分數提高,自信心與希望感也都增加,成效顯著。「臺灣夢」計畫自104年11月起推動,產官學與在地社區密切合作,深入全國偏鄉角落,106年度共有20個縣市社區發展協會參與,累計服務學童628人、635位社區志工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