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緣起
衛生福利部自111年5月31日起承接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以下簡稱促轉會)「政治暴力創傷療癒與照顧」工作,為增加心理健康專業人員對於新興領域之專業知能,並持續推廣政治暴力知情與創傷療癒相關知識,協助政治暴力創傷個案管理與督導職務之專責人員及轉型正義相關工作者,認識政治暴力相關歷史、轉型正義精神及價值、政治暴力受難者經驗、政治暴力創傷療癒及反思助人工作,俾提供以個案為中心的專業服務。未來將定期舉辦相關課程,提升專業量能。
二、培訓對象
預計招募100-150人,招募對象及優先次序如下:
- 專業實務工作者(如:心理師、社工師、長期照顧專業人員等)。
- 政府單位促進轉型正義業務相關人員。
- 具政治受難家庭背景之同儕工作者。
- 民間單位辦理轉型正義或心理創傷相關業務工作者。
- 心理、社工、長照等相關科系在學學生或畢業生。
三、培訓目的
- 了解政治暴力歷史與台灣轉型正義歷程。
- 提升關懷政治暴力創傷療癒與照顧議題之動機。
- 學習政治暴力創傷的基礎知識及了解相關療癒工作的推行經驗及挑戰。
四、培訓時間與地點
- 培訓時間:2022年10月28日(星期五)上午9時至下午5時30分。
- 培訓地點:衛生福利部大禮堂(臺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6段488號1樓)。
- 報名方式及時程
- 報名方式:本培訓課程採網路報名,表單網址:https://forms.gle/85zvYqFEXvUce8Rm8
五、報名期間:自即日起至111年10月24日止,將依上述招募優先次序及報名順序排序,於111年10月26日前以電子郵件回復錄取結果。
六、報名費用:本課程無需繳交報名費,並提供午餐。
七、培訓主題
- 國家暴力的脈絡及民主化時期的轉型正義工作(共2小時)
本主題安排堂課程,協助學員對台灣威權統治時期政治暴力的運作方式及體制具備基本知識,了解政治暴力創傷產生的脈絡,並對民主化至今民間與國家各面向轉型正義工程的努力與不足有所認識。
- 政治暴力創傷與療癒工作(共3小時)
本主題安排堂課程。政治暴力創傷演講課程計小時,透過創傷理論的介紹及個案實例的分享,呈現政治暴力創傷於心理、人際、社會等層面之多重影響。政治暴力創傷療癒工作演講課程計小時,介紹政治暴力創傷療癒實務理念、操作方式及近年相關工作推動成果。
- 受難者家屬見證(共1小時)
本主題共安排場次,邀請位受難者第二代家屬親身分享威權統治時期政治暴力的具體經驗(如:監控、社會中的壓迫等),如何對受難者家屬的生活造成長期影響;也藉此幫助學員培養對創傷經驗的敏感度,及對政治暴力創傷療癒的關懷。
- 政治暴力創傷療癒工作者的經驗與反思(共1小時)
本主題共安排場座談,邀請政治受難者及家屬照顧服務據點工作者,分享參與政治暴力創傷療癒實務工作的經驗,以及從專業的角度出發,對政治暴力創傷療癒工作的反思。
八、課程進行方式
- 現場教學:本培訓將安排演講、受難家屬見證、座談等多元方式進行。
- 課後認證:本培訓課程將申請心理、社工及長照等專業職類之繼續教育積分,完整參加課程者可以取得相關積分,及本次課程7小時完訓證明。
九、議程表
時間 |
課程主題 |
講師 |
---|---|---|
08:30-09:00 |
報到 |
|
09:00-09:10 |
致詞 |
諶立中(本部心理健康司司長) |
09:10-10:10 |
國家暴力運作體制及其歷史脈絡 |
吳俊瑩(國史館協修) |
10:10-11:00 |
台灣的轉型正義工程 |
葉虹靈(台大社會所博士候選人/前促轉會代理主任委員) |
11:00-12:00 |
受難者家屬見證座談 |
主持人:彭仁郁(中央研究員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前促轉會專任委員) 與談人:杜銘哲(政治受難家屬) |
12:00-13:00 |
中午休息 |
|
13:00-15:00 |
何謂政治暴力創傷 |
彭仁郁副研究員(中央研究員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前促轉會專任委員) |
15:00-15:20 |
中場休息 (茶敘) |
|
15:20-16:40 |
政治暴力創傷療癒實務工作 |
何雪綾(本部心理健康司高級研究員) |
16:40-17:30 |
政治暴力創傷療癒工作者經驗分享及反思 |
主持人:何雪綾高級研究員(本部心理健康司高級研究員) 與談人:楊敦翔(龍霖身心診所臨床心理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