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facebook
  • line
  • twitter
  • 列印
  • 回上一頁

醫學源流

  • 資料來源:中醫藥司
  • 建檔日期:102-07-03
  • 更新時間:106-03-02

中國醫學之創始,係以黃帝與其臣子岐伯講論醫學,記錄其答問而著作了素問與靈樞;至春秋戰國時代扁鵲著作了難經以後,中國醫學更加發展擴大。   到了東漢末期,有南陽的張仲景,創立六經辨證學說,使中醫能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發揚光大,其所著作的傷寒論及金匱要略,在傷寒與雜病方面制定了診斷與治療的原則,對中國醫學有著承先起後的作用。   在唐朝以後,有孫思邈著作的備急千金要方,和王燾著作的外臺秘要,二書均為後世醫家所推崇;其後醫學著作逐漸增多,但與前賢相較,則略遜一籌,猶如以紫亂朱之正色,以鄭衛靡靡之音混雜雅樂正音一樣。   直到金時的李東垣,著重調理脾胃,喜用溫燥藥,來升提下陷之清氣,雖然用藥駁雜,但在理論上亦彌足珍貴;至於河間劉完素,認為六氣皆從火化,在理論上雖係依據內經,但在其著作中卻有許多自我獨特的見解,他所制定的部分方劑,也相當具有創造性而妥善的;到了元代,世居丹溪的朱震亨,精通醫學,罕有匹敵,創立「陽常有餘,陰常不足」理論,強調養陰,切勿妄動相火,在雜病治療方面,則強調氣血痰鬱四種致病機理;金時的張從正,字子和,認為治病重在驅邪,邪去則正安,主張用汗吐下等攻破的療法,不過藥多寒涼,宜中病即止,不可過劑。劉完素、張從正、李東垣、朱震亨四位對醫學都 有獨特的見解,而均自成一家,因此他們的聲望都很高,後人尊稱他們為金元四大家;但在明代醫宗必讀這部書,卻把醫聖張仲景誤為四大家之一。   明代以後醫學著作更多,研究醫學者就必須斟酌衡量,其中著作比較詳細完備的,是王肯堂所著證治準繩一書;薛己著有薛氏醫案,其部分觀點有或左或右、游移不定的說法;李中梓,字士材,著有醫宗必讀,其論述比較墨守常規;張介賓,字景岳,著有景岳全書,自行創作新方 186 方,而列於該書新方八陣部分;隨後的張潞,號石頑,則擅長溫補之法;趙獻可著有醫貫,其論述與張介賓、張潞二人的的理論是一致的;至於診脈的方法,則以李時珍(號瀕湖)所著的瀕湖脈學最重要,該著作附於本草綱目一書之後;上述幾位醫家著作,都各有專長,但若與古代的內經、傷寒、金匱等書相較,則尚略遜一籌,而在研究東漢長沙太守張仲景的學問方面,則還未能算是登堂入室。   在清代的醫家,只有柯琴(字韻伯)所著之傷寒來蘇集,能遵循傷寒論的精神;而徐忠可所著之金匱要略論注及尤怡所著之傷寒貫珠集,基本上係以喻昌所著尚論之獨特見解為依據;此外,清代有名的醫學著作作者,還有浙江錢塘的張志聰及其門人高世栻等集體注釋之傷寒論集注等;因此要研究中國醫學,必須認真學習上述經典著作,這才是正確學習的途徑。